觀看與體會

人類學與藝術的田野對話

最近常去清大南大校區的圖書館看書,偶然在藝設系看到了這檔人類所與藝術學院同學合辦的展覽。
這是堂跨所的共同課程,課程的基本要求是,透過民族誌的書寫,進一步結合藝術創作來呈現,因為有部分同學非創作本科,所以從作品的陳設與精緻度來看或許普通,不過當結合民族誌一起閱讀時,便會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一個個日常卻又十分深刻的觀看視角中。

當代藝術與田野調查

在當代的展演裡其實不難發現田野調查的存在,也讓我經常思考著田野調查與創作的關係是什麼?

如何透過作品呈現出對現代生活的深刻觀察,我想是在從事創作的一大難題,光要精鍊出一種純屬於自己的創作語彙就極為困難,更何況還需要去鍛鍊各種身體感知能力。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創作者會使用民族誌的書寫,來進行自我訓練與生活踏察。當強迫自己進入不熟悉的觀看視角,或許才有機會讓外在感受流進體內,進而形成新的生命體悟。

以下將針對幾件作品分享自己觀看的一些想法與感受。

作品介紹

洪伊君 「風水體系列」

從文字描述與視覺呈現,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紀錄撿骨師工作的作品。

幾個不同高低的展台並置在一起,展台側面則用炭筆畫出層層山稜線條,標示出作品中人們的所在環境。但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放置於較低展台上的一本手工書,也是創作者的民族誌紀錄。
翻開來看,文字詳實寫下撿骨師從開墓、挖甕到篩骨的過程,一旁也搭配一些小插畫與撿骨師們的對話。其中一頁特別運用牛皮紙仿製墓地的環境,並畫出了埋在地底下甕的不同狀態(完整的、破碎的),盡可能地還原當時的墓地情景。在閱讀完整件作品後,除了對撿骨過程有進一步的認識,更可看出創作者想仔細再現墓地感受給觀者的企圖。

虞開元 「兩種地誌的對話」

這是展覽中唯一一件人類所與藝術學院同學合作的作品。兩位創作者透過一起寫生,去挖掘同一片風景中各自不同的理解。

其實寫生在創作的訓練裡,就如同書寫民族誌的田野調查,透過「實際參與」,讓你對風景的描繪不僅是輪廓與顏色,更包含風景帶給你的氣氛與觸動。只是從較嚴謹的角度來說,民族誌紀錄的還是針對「人」的觀察,所以除了展出兩人的寫生作品外,還紀錄了一些過程中的重要對話。

先撇除繪畫技巧不談,可以觀察出有一半邊的寫生清楚畫下風景中的每樣東西,像是一一陳述著眼前所見,另一半邊的寫生則明顯有挑選主題來描繪。從中我意識到的是兩人對「紀錄」的不同看法。
紀錄應該包含主觀的感受嗎?還是應該盡量客觀呈現呢?如果沒有內在衝動,眼前所見的這片風景之於我又是怎麼樣的存在呢?種種問句在我腦中浮現,到底該「畫你所見」還是「畫你所感」?不同的選擇或許顯示出了田調訓練與創作訓練的思維差異。

彭韋 「對話天井」

這是一件蠻簡約的作品。兩個耳機,一個台子,一本小書,及一張印有傅柯環形監獄的示意圖。

打開創作者所書寫的民族誌小書,會發現他是以系館空間中一個三樓連通二樓的天井作為觀察對象。根據創作者的個人經驗,經常在四處無人的三樓空間中聽到大量且複雜的聲響,而這些聲響是從樓下通過天井傳遞上來的。因為這個天井的存在打破了原本自己對於樓層界線的認知,有種自己明明位於三樓,但感知卻如同待在二樓一般的行走著。

藉由聲音打破的空間界線,創作者將它轉換成兩個置於高低處的耳機,一個必須站上台子以一種向下看的視角聆聽,一個則必需彎下身子蹲在牆角聆聽。以不同身體的姿態來意識到系館聲響是如何通過天井產生流動與變化。

甘晧宇 「透明的門」

創作者以自己身為自修室管理員的身分,去觀看這個公共空間中潛藏的權力關係,及不易被人察覺的社會互動。

作品的陳設為兩個自製燈箱,燈箱上隨機擺放了數張透明片,是創作者書寫的自修室觀察與速寫,如果要閱讀透明片上的內容,必須先將重疊的部分移開才得以觀看。

原本想說沉悶無聊的自修室不知道可以寫出什麼,但當越是閱讀作品中的文字,越是驚呼創作者細膩的觀察,經常被其中所描述的事件戳中,不禁嘴角上揚並邊點頭說道「對、對,真的有這個現象呢!」,不知不覺中就將作品的文字給讀完,想著或許因為自己也是各種自修室的常客,才會對於此件作品有如此強烈的共鳴。

蔡維傑 「公園」

在展場的這個角落中,鋪設了公園遊樂區的橡膠地墊,中間擺放一輛藍色學步車,外圍則拉起了黃色警示線,只是警示線上的「請勿進入」的「勿」都被貼上了叉叉。

創作者以住家附近的社區公園作為觀察對象,描述公園作為公共空間,但其實居民們對其存有的一些私有想像,以及說明在三級警戒公園封鎖後,人們原本在公園的行為產生了什麼變化。

創作者對於這座公園的觀察極為細膩豐富,在讀完之後甚至會有種正坐在他平時坐的那張長椅上,凝視眼前公園發生的一切。
為什麼這裡會有一輛學步車?為什麼警示線的「勿」字會被貼起來?都有了清晰且立體經驗得以說明。我想這也是民族誌之於創作一種很特殊的功能,能夠引領著觀者從你的作品做了什麼(what),延伸到你為什麼(why)這麼做的這個層次上。

看完整檔展覽,一邊佩服創作者文字能力,一邊想著民族誌跟創作論述的書寫其實蠻像的,不僅僅可以看清作品與自己的關聯,也能讓觀者知曉這件作品是由何而來,算是這次對民族誌的新發現吧!

如果對民族誌、田野調查或藝術創作感興趣的朋友,歡迎抽空前來觀賞呦~~

【展覽資訊】
觀看與體會-人類學與藝術的田野對話
指導老師 | 許瀞文、張晴文
創作者 | 彭韋、虞開元、劉珈銘、陳儀慈、洪伊君、甘晧宇、蔡維傑、康宸甄

展期 | 2021.11.22~2021.12.03
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澤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